• 首页
  • 关于中心
  • 最新通知
  • 信息公开
  • 注册会员
  • 证书查询
  • 精彩图库
  • 授权书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关注公众号
     
    信息公开
    热烈祝贺!中国传统拳术“太极拳”申遗成功!
    发布时间: 2020-12-17 21:23:29    被阅览数: 871 次

    刚刚,太极拳申遗成功!

    本报记者 陈学桦 孙勇

    激动人心的消息,从大洋彼岸的加勒比海传来,中国太极拳成功申遗。牙买加当地时间12月17日7时30分(北京时间17日20时30分),在金斯敦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宣布,将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极拳是由我省牵头申报,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共同推动,成为我国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中唯一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第41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太极神拳,妇孺皆咸;流派纷呈,蔚为大观;风靡全球,海北天南......太极拳源于温县陈家沟,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以太极阴阳学说、中医经络学说、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依据,结合武术众家之长而创制,又被称为哲拳、文化拳。目前太极拳传播到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有4亿多人,被公认为21世纪人类最佳健身运动方式。

    沉浸在《春江花月夜》曼妙音乐中的,太极圣地温县陈家沟豁然苏醒,当地群众擂响12面喜庆的得胜大鼓,创拳地东沟现场沸腾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来自全国太极拳七大社区不同流派的太极拳传承人和上千名太极拳研习者,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瞬间。

    “这是自太极拳创立以来,最值得庆贺的一件大喜事。”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领导小组副组长严双军说:“从2008年开始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成功入选已走过12个年头,太极拳终于实至名归地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大道之源,法式于地,取象于天。”河南理工大学太极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王柏利认为,太极拳成功申遗,是太极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太极拳蕴含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淡化竞争和睦相处的交往智慧,倡导互利共赢的价值观念,将在全球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太极东方来,五洲谱新篇。近年来,太极文化发源地河南深入推进黄河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重点将太极拳作为黄河文化的顶流IP进行推介挖掘,讲好“黄河故事”、弘扬太极文化,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富有成效的“河南贡献”。焦作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申遗成功为新的起点,积极推进“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建设,充分发挥太极拳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的独特优势,打造国际太极文化交往研习传播中心。

    太极拳申遗有何重大意义?

    一是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太极拳起源于我省,传播于世界。太极拳列入代表作名录,必将更加让国人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

    二是增强太极拳在国际上的可见度。太极拳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与人际交往的纽带,太极拳列入代表作名录,必将进一步在全球提高保护传承太极拳的共识,彰显太极拳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三是更加有利于宣传推广。太极拳植根于社区生活实践,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将使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更加珍视该遗产项目,进一步促进不同流派就拳理拳法相互切磋,太极拳馆、协会、研究会和习练者交流互动。

    河南世界遗产知多少?

    2000年,龙门石窟申遗成功;

    2006年,安阳殷墟申遗成功;

    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

    2014年,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双申遗成功。至此,河南世界遗产共5处24项,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

    上一篇:花灯长廊的绚丽旅程:传递情感与创意的时刻
    下一篇:关于印发《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的通知
    首页 | 关于中心 | 最新通知 | 信息公开 | 注册会员 | 证书查询 | 精彩图库 | 授权书 | 联系我们

    ICP备案号: 京ICP备2020046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568

    COPYRIGHT 2020 北京艺体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版权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艺术体育人才信息入库网 www.bjasp.org.cn 新闻及赛事信息资讯网

    我们一直在努力、为社会艺术体育事业做